2009年3月26日 星期四

薇閣小電影廣告分析



廣告媒體特色

薇閣小電影這次的廣告訴求,簡單的說就是「性」,薇閣很大膽的坦承旅館的功用,就是讓人盡「性」的地方,不管是偷情、多P、亂倫、一夜情,薇閣都歡迎,「性」是一個很特別的題材,會給人無限想像空間,卻又不能公開播放,因此廣告媒體選用關鍵字搜尋,一來可以減少電視媒體的花費,二來也讓觀眾更好奇薇閣的廣告內容是什麼?進而上網搜尋。

廣告行銷手法分析
關鍵字行銷


最近可以看到很多廣告使用關鍵字作搜尋,可以看出透過關鍵字從事行銷已經成為目前網路的主流之一,經由關鍵字,觀眾可以在網路平台看到更多關於商品的廣告內容,感覺像是在跟觀眾玩一種遊戲,在網路上,廣告與觀眾的互動更強,而且可以藉由網路強大的傳播力,分散給親朋好友,建立口碑。
口碑在網路上已經漸漸成為消費者信賴的來源,因為消費者彼此互相傳遞的訊息,比起廣告公司更有說服力及影響力,也就是,消費者對於廣告公司可說是越來越不信任(因為詐騙成分居多?),反倒是對於身邊親朋好友的推薦,或是網路上另一消費者的建議,更令人容易產生信賴感,而廣告公司也可以因此獲得更多的統計數據(搜尋引擎,部落格,影片歡迎度..等可量化數據),也因此網路行銷也越來越流行。

小電影在以前給人的直接聯想就是「色情片」,那種有裸露畫面、性器官、馬賽克會出現的簡短影片,薇閣在關鍵字搜尋上就直接講明了「薇閣小電影」,很簡單明瞭的就表達了影片中會有較限制級的畫面,但並沒有明確說出廣告的意圖,而是留下一個線索讓觀眾去尋找,觀眾基於好奇心,就會上網去搜尋關於薇閣的資料,無形中,薇閣的廣告就會讓消費者留下深刻印象,進而去消費。


置入性行銷

看過那三部小電影後,很明顯的發現是置入性行銷,因為劇情我會忘記,但是裡面的產品我卻記得一清二楚。
在「浴帽」小電影中,可以看到男主角因為看到女生洗澡時頭上戴著俗到極點的阿嬤浴帽,而產生性趣缺缺打退堂鼓的情形(一開始看到還以為是蔡明亮導演的電影),雖然很殘酷,卻也很真實的描寫出男人的心聲(浴帽真有那麼俗?),因為浴帽是男人公敵,所以薇閣很貼心,準備了髮夾,讓女生再也不會因為浴帽這個爛理由被拋下,在薇閣,他們賣的是貼心的服務。

第二部「無味皂」,主打的就是不會在你身上留下任何味道的香皂,故事有點玄疑,外遇的妻子和情人使用著丈夫製作的無味皂,卻也因為那塊皂而發生意外,故事中不斷出現的香皂,讓人不禁想試用看看。

第三部「送餐服務」,負責送餐的女服務生,總是幻想房間內男女的關係,房客有多P有亂倫,但是他們點的食物看起來都是好吃到不行,叫人看了口水直流,想不到汽車旅館也有五星級的料理!?

這三部小電影在觀眾觀看的同時,置入了薇閣的商品,讓消費者即使忘記了劇情,卻對薇閣的商品及服務留下深刻印象,加上內容都是很平常、很寫實、會發生在生活中的小事件,讓消費者感覺特別容易親近,比較沒有距離感。
另外,導演找來的演員,幾乎都是帥哥美女,符合觀眾對影片的期待,觀眾會想知道帥哥美女們在性方面的癖好、喜歡什麼性遊戲、會發生什麼性事,這些都是觀眾會好奇想知道的,因此,這樣的廣告成功的抓住了消費者的心理,也成功的利用網路平台和消費者互動。

廣告企劃與策略

最近我發現,用影像說故事來販賣商品的廣告好像越來越多了,像是最近一個機車廣告KYMCO的racing款機車,用一對情侶吵架,女生丟包包男生追包包的題材來表現機車的性能,不然就是給一段故事,想知道故事續集就要上網看或是等下次廣告,才會知道結果,這種賣關子的廣告手法越來越夯,不直接告訴觀眾答案,目的就是要吊觀眾胃口,好讓消費者產生好奇心,然後自己去搜尋答案,進而對商品產生深刻印象,通常人對於自己去找到的答案總是記憶較深,也比較會去購買那樣商品。

記得之前看到一本書「決定未來的10種人」,「說故事的人」是其中之一,當時還不以為意,現在想起來會說故事變得越來越重要了,回到薇閣小電影,它其實也成功的利用故事來販賣旅館服務,以前的汽車旅館廣告只是強調旅館有多美多棒,卻沒有生命力,但是透過故事的傳達,讓我們除了看到旅館有多美之外,還看到旅館的個性、服務,我想這是薇閣成功的地方。

小結

在看完三部小電影後,我也懷疑,只用「性」這樣的題材來行銷旅館是正確的嗎?沒錯,通常我們對旅館的印象就是偷情的地方,但是旅館也有其他功能不是嗎?像是夫妻增進感情,尤其現代人越來越注重生活品質,很多夫妻會去汽車旅館增進性趣,或是家庭出遊,旅館的功能應該越來越多元,而不是一味的以「性」作為廣告題材,這樣消費者只會把薇閣看成「性」的場所,旅館應該有溫馨、體貼的地方,而不是只有追求刺激、歡愛的場所。

2009年3月10日 星期二

研究竊聽風暴




1984年11月的東德,柏林圍牆倒塌前5年,東德國家情報局「史塔西」正以恐怖威權控制著人民。渇望升遷的東德秘密警察衛斯勒,奉命進駐了一棟華廈,秘密監控名劇作家德瑞曼和他的美麗女友-知名女伶西蘭。劇作家德瑞曼雖被懷疑撰寫反動文章,「史塔西」卻苦無證據逮人。衛斯勒於是成為最佳爪牙,全天候監控德瑞曼和西蘭的生活,期能盡快找出關鍵證據來。日夜不停進行竊聽工作、完全沒有自我生活的衛斯勒,卻在不知不覺中,逐漸融入了德瑞曼和西蘭多采多姿的生活。他不但私下對德瑞曼產生了友誼,更分享了他和西蘭之間的愛情與爭執、秘密與謊言…,而德瑞曼和西蘭卻渾然不覺。當德瑞曼和西蘭感情出現嫌隙,衛斯勒於是趁勢對西蘭進行逼供…。西蘭會出賣德瑞曼嗎?衛斯勒能順利找出證據嗎?德瑞曼又能成功躲過這場竊聽風暴嗎?一場危險卻超級精彩的情報角力自此展開…。(摘自雅虎奇摩電影)


藝術是無法抹滅的
《竊聽風暴》中,我們可以看到,在東德共產政府限制下,藝術是如何的被打壓,政府雖然成立「文化部」來鼓勵文學創作與吹捧藝術家乃「一國的靈魂工程師」,但是實際上,卻把藝術家視為是「意識形態不正確、思想右傾、潛在的陰謀叛亂分子」,甚至想摧毀國內所有的藝術份子。我們在電影中看到了東德的街道、人民、建築…幾乎都是黑灰白,不然就是低色調,幾乎沒有色彩點綴,顯示了人民的低調至極,就怕稍微穿錯了顏色可能就會被視為右派份子。

即使東德政府如此打壓藝術,但人民可不會這麼乖乖就範,我們看到劇作家德瑞曼不停的創作,還找來了朋友想寫關於東德人自殺的文章,而他的女朋友,女演員西蘭為了她的演藝事業,被迫和長官上床,還有被審問時,即使出賣男友也不能放棄自己的演藝之路,她如此的堅持,讓我們看出藝術對她而言是有多麼大重要性了。

不只如此,在電影中,負責監視工作的男主角衛斯勒,原本是個冷血無情的特務人員,但他在監視中,不知不覺和這對情侶產生了感情,漸漸被他們的藝術家情操所感動,他偷走了德瑞曼的詩集去看,也沉浸在鋼琴聲中,從原本的「冰山」漸漸轉換成「人」,變成渴望精神食糧的文藝份子,他回憶起列寧的一段話:「如果我每天都聽貝多芬的《激情交響曲》,革命便不可能成功。」,由此可知,藝術是多麼感動人心了。


勇者行動

衛斯勒的監視任務就叫勇者行動,他每天都一定會仔細的寫下監視內容,從研究生的角度來看《竊聽風暴》,寫論文也像是一場革命行動,一定也要每天進行,每天都要有一些進度,持久下去,最後才能發展出研究成果。

何謂對的一方?

衛斯勒原本是一個忠黨愛國的「特務」,但在監視當中,他開始慢慢質疑他所相信的共產主義下的政府,懷疑他們打著正義的招牌,私底下卻做些見不得人的勾檔,何謂對的一方?寫論文也是如此,我們所看一堆書,不也是學者們寫出來的,他們就一定是正確的嗎?孟子曾說「盡信書,則不如無書。吾於武成,取二三策而已矣。」是否正確只能由各人自己判斷吧。

作家最怕兩件事

在電影裡,德瑞曼對女演員西蘭說「我最害怕孤單一人,以及靈感枯竭」,這兩件事只要是寫作的人都會怕吧,寫論文很乏味,因此需要朋友的陪伴,靈感枯竭也很可怕,尤其是日期將近卻仍寫不出東西時的恐懼,這時候大概只能祈求神明保佑了。